央企债券是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存量占比约两成,整体安全性较好,但仍有部分央企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融资存在困难。公募基金或可助力央企缓解困难,降低融资成本,实现央企和市场的双赢功能。尤其是在金融监管趋严、“中特估”行情持续、央企发债不断规范、城投风险不断暴露、地产行业格局变化的背景下,私募、信托等产品的风险和收益性价比或不及监管相对较严格的公募基金,而且公募基金具有引导社会资金的作用,在推进央企价值重估的过程中,公募基金或可起到有力的宣传和示范作用。本文从央企债融资现状、存在的问题、新的市场形势、基金产品如何做好央企债券投资等方面入手论证。
一、融资现状:央企债存量占信用债约两成,多为高级别主体,收益率普遍低于3.5%
央企〔1〕发行的债券是信用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比稳定在近两成水平。具体来看,截至2023年5月底,存量央企债约5300只,规模近14万亿元,约占存量信用债的17%,占比与2022年5月底基本持平。从信用等级看,外评aaa级主体发行的央企债占比约为98%,此占比与2022年5月底相比基本持平,充分反映了央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其信用资质也明显较好,但仍有较低评级的主体存在。从行业分布看,央企债发行主体集中于金融、工业、公用事业和房地产领域,尤以金融和工业领域为主,二者占比约八成,且占比持续上升,这也反映央企占据了重要经济部门,是国民经济的基石。
近年来,央企债收益率普遍上行,消费类主体上行幅度最大。截至2023年5月底,央企债估价收益率整体较2022年同期末上升。从行业分类看,不同行业类型央企债估价收益率均较2022年同期末有所上升,其中尤以日常消费类主体的债券收益率上行幅度最大,约为32bp。从股权层级分布看,不同股权层级的央企主体发行的债券收益率普遍上行,其中,尤以三级以下主体上行幅度大,上行约36bp。
二、存在的问题:部分央企债券收益率高,永续债发行困难
(一)央企债收益率普遍较低,部分主体收益率高
央企债券发行稳定,期限多在3年以下,信用风险相对较低,收益率也相对较低,多数在3.5%以下。从行业角度看,金融、工业、公用事业行业存量债规模较大,但是平均估价收益率多在3%以下,投资安全性相对较高。从品种和公司层级角度看,存在收益率区别的央企债券体量并不大,约占央企债总规模的2%左右,约为3000亿元。
具体来看,央企债发行主体资质整体较好,仅少数企业信用资质较弱。央企发债主体数量为410家,其中,根据信用资质情况,可将其分为“红黄绿”三档:“绿色”为资质较好的主体,数量为313家;“黄色”为需要进一步调研其内部控制机制以及公司持续运营情况的主体,数量为78家;“红色”为资质较弱的主体,数量为19家,“红黄”两档主体合计97家。
(二)央企永续债行业分布较为集中,部分主体发行难
央企发行永续债主体数目较多,发行规模较大。截至2023年5月底,央企债中永续债规模约为23000亿元,约占央企债总规模的17%,发行主体约160家,约占央企债券发行人数量的四成。从所属行业看,金融、工业、公用事业三大类占到央企永续债总规模的96.27%。从外部评级看,aaa级主体的存量永续债较多,规模为22734.56亿元,约占存量央企永续债总规模的98%,aa 、aa、a 级主体的存量永续债则明显较少,这组数据反映出较低评级主体的永续债发行存在一定困难,而且一般此类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也相对较高。
三、新的形势:关于央企的新政策陆续出台、利好落地,城投、地产风险格局变化带来央企债新机遇
(一)地产行业新格局下,国央企优势大于其他企业
根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top10研究报告》,2022年房地产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出现负增长。其中,行业缩表主要源自民营房企缩表,央企资产规模保持稳定,地方国企逆势扩张。报告中指出,在房地产市场步入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上市房企进入缩表阶段。上市房企主动收缩投资规模,年末存货规模下降,受销售下降和融资受限影响,货币资金规模连续两年下降,同时通过加大合作力度扩大权益性投资规模,适度提高持有性物业规模,适应房地产发展新阶段要求,推动总资产规模有序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国有企业对行业的支撑作用逐渐显现,2022年地方国企总资产规模均值为1002.3亿元,同比增长4.5%,高于其他类型上市房企,表现出较强的逆周期发展能力。
(二)央企债券新规利好部分主体提升信用水平
为了弥补监管范围上覆盖面不足、审批效率有待提高、事中事后监管不足等问题,健全中央企业债券发行管理体系,国务院国资委5月6日印发了《中央企业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规”)。新规从完善工作体系、优化审批程序、强化过程管理和加强风险防控等方面,对央企债券发行作出了规定:(1)新规加强了对发债主体的管控,对于信用评级低、集中到期债券规模大、现金流紧张、经营指标显著恶化的子公司,应由母公司重点管控;(2)新规鼓励央企优化债券期限结构,要求央企科学论证发行永续债等权益类债券的必要性,严格控制永续债占企业净资产比重;(3)重点强调债券违约风险防控,监测及稳妥处置违约风险,严禁恶意逃废债行为,央企安全边际进一步提升;
(4)审批程序方面,明确国资委一次性审批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年度债券发行计划,改变过去一事一批的方式,将显著提高发行审批效率。
新规的出台,提高了央企债券发行审批效率,加强了债券全流程管控。对于中央企业来说,有利于央企用好债券市场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机遇,及时抓住债券发行窗口,利用债券融资做强做优做大,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支持,保障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
(三)“中特估”行情下,市场风格向国央企转移
数据显示,2022年央企上市公司市盈率不足8倍,为近十年以来最低水平。2022年11月21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进行了详细阐述,首次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特征。资本市场发挥着资源配置枢纽的功能,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将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引导资源更高效配置:一是突出“人民性”,对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利益、利于共享发展的商业模式和商业行为给予价值认可;二是强调“协调可持续”,突出对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支持;三是支持“安全与发展”,向能更好融入国家安全大局、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领域和环节倾斜更多资源要素。
新估值体系中将摒弃单一的利润价值取向,结合多个因素综合定价:(1)纳入esg要素,强化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要素在估值体系中的权重,引导市场参与主体在投资决策、公司经营、业务流程中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2)关注政策导向,保持战略思维,重视政策支持对企业基本面的长期影响,对处于不同行业、不同生命周期、不同环节的企业采用多样化估值方式;(3)重视股东回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股票债券回购等是中小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重要渠道,也是吸引中长期投资力量入市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培育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理念。
新的估值体系下,未来央国企的成长空间、资本效益和收益质量均会有所提升,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信用资质。随着“一利五率”经营指标的发布,央国企将更加重视企业自身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在设定业绩考核指标时,对于市场关心的财务指标,如roe、毛利率、分红率,会给予一定的重视度。同时,央国企作为政府调节市场、配置资源的抓手,将积极参与到收并购中,为资金紧张企业进行输血,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四)财政紧平衡下,城投违约风险暴露增加,利好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人投资央企
城投债是一种市场化的融资工具,违约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打破刚性兑付有利于发挥市场定价功能,有利于市场出清,有利于建立以市场纪律为核心的硬约束,不管是何种债券,都可能出现风险事件或违约风险。2023年城投债市场整体风险仍可控,但是风险压力也在增加。首先,弱需求下,银行息差收窄,企业获信贷难度增加,城投企业在商票逾期时有发生情况下或难独善其身;其次,地方城投公司收支双向压力加大;第三,城投债到期规模较大,流动性风险压力增加;第四,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显著下降,政府主导的项目建设需求下降,城投公司此前的项目应收款和当期项目收入将受到较大影响。
(国新国证基金)
注释
〔1〕 此处央企为国资委监管的98家央企集团本身以及其发债子公司。
免责声明
本文的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文章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概不负责。文章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新资讯,且不得对文章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四点初步认识2023-12-05
- 关于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专业化整合的案例研究2023-11-15
- 能源保供特别债市场分析及政策建议202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