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esg看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sbobet利记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 sbobet利记官网 > esg解码
从esg看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03 作者:石舒婷 信息来源:国新咨询 字体: 【 】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密切相关。由于建筑业具有的资源消耗、生态环境影响、粗放型管理等特点,建筑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转型的需求非常迫切。报告研究了建筑业发展历程、建筑企业面临的转型困难,以及esg因素在建筑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对建筑企业绩效提升的对策。

一、建筑业近年发展情况及现状

(一)建筑业定义及发展历程

建筑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从事建筑安装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对原有建筑物进行维修活动的物质生产部门。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建筑业可分为房屋建筑业,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四大类。其职能主要是对各种建筑材料和构件、机器设备等进行建筑安装活动,为国民经济建造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对自然环境与资源利用、人民生活改善、城镇化建设、国家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建筑业的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作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行业规模快速扩张,国民经济支柱地位不断巩固。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增长,我国建筑业获得迅猛发展的支撑资源,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1988年建筑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建筑业迎来了高速发展阶段,建筑业总产值在1992~1996年4年内翻了4倍,建筑企业大量涌现,同时1994年《公司法》颁布,使得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1998年建筑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大关,仅用10年时间,完成了千亿向万亿的飞升。随着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国内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和优化,建筑业管理体制和企业制度建设也得到进一步推进,大中型企业以股权多元化、中小型企业以民营化为特征的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建筑企业中的国有企业比重逐渐下降。建筑业产值规模持续稳步快速增长,2011年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0万亿大关,国民经济支柱地位凸显。

2011年以来,随着多项深化改革政策的出台,建筑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2017年,国务院出台顶层设计文件《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提出要打造“中国建造”品牌,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我国建筑业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目前建筑业总量增长明显趋缓,随着原材料、人力成本上涨,建筑企业竞争日渐激烈,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建筑业产值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推动,建筑业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仍存在不足,面临发展质量不高、管理相对粗放、高风险、结构不合理、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且工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偏低。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建筑业增加值增速也趋于平缓,市场竞争加剧。另一方面,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经济不断衰退,国际局势动荡,中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加强调控,房地产企业传统经营模式遭遇危机,建筑业受到极大冲击。在外部环境变化加之自身存在不足的情况下,建筑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022年1月印发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初步形成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框架,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建造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建筑市场是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业面临城市更新行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机遇期,在由大到强转变过程中,需要借助有效工具调动社会各界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建筑业面临的esg问题

(一)节能减排空间大,绿色金融资源支持有待加强

建筑是继工业、交通之后主要的能源消耗部门,节能减排空间巨大。首先,建筑业的全寿命周期涉及广泛的节能减排范围,建材生产阶段、建筑施工阶段和建筑运行使用阶段涉及土地、水、能源、材料、费用的节约,以及废弃物和碳排放的处理等。其次,中国建筑业具有资源消耗大、污染程度高、建造方式粗放等特点,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2022中国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系列研究报告》,2020年全国建筑与建造能耗总量为22.7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的45.5%。碳排放方面,2020年全国建筑与建造碳排放总量为50.8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比重的50.9%。其中,建材生产和建筑运行使用两个阶段的能耗和碳排放量占比较大。

2017年,根据《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十三五”规划》,发展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是落实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推进节能减排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这些对绿色建筑进行了强制性要求。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3060“双碳”目标,同年,住建部等七部门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该方案提出,2022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要达到70%的目标。在新发展阶段,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生态文明战略,建筑绿色化发展成为重要抓手。而绿色建筑开发成本较高、存在一定技术门槛,其推广需要依靠市场机制引导金融资源配置,以支持绿色建筑长期可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与绿色建筑的结合将为建筑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前景。2019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中国银保监会、人民银行相继印发《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绿色融资统计表》《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等绿色金融标准文件,均将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绿色建材、建筑节能改造等纳入绿色产业/项目的范畴。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统计,2021年全球贴标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绿色建筑的平均占比将近30%,而我国同年发行的绿色债券中投向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域的占比不到10%,所以,通过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产品支持绿色建筑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逐渐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和创新绿色金融工具为支持绿色建筑提供了更多可能。

(二)社会责任担子重,利益相关方利益平衡难度大

建筑业涉及利益相关方广泛,其中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农民工劳资纠纷、环境保护与社区关系等问题容易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前几十年建筑业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传统的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发挥了主导作用。但这种粗放型发展模式在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暴露了很多问题。建筑企业也积极探索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提高附加值。通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治理“城市病”,同时也起到改善人居环境的效果,这也是建筑企业创新业务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创新生态修复、实现智慧建造、助力城市更新是建筑企业面临的关键挑战,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者多为工人、农民工等较为弱势的群体,整体素质低于其他行业。同时,建筑企业普遍存在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问题,建筑事故、工程灾害频发暴露了建筑行业社会责任的缺失,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政策及执行有待加强。

因此,加强建筑企业社会责任、提升研发创新水平、维护利益相关方权益是建筑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大重要课题。

(三)公司治理和综合管理水平亟待加强

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在信息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下,建筑业增长速度慢于其他行业。建筑企业不得不及时调整自身发展策略,顺应市场的发展趋势,而公司治理就是变革的核心之一。

当前建筑企业普遍存在注重项目承揽、强调项目进度,而忽视项目管理、成本管理、工程质量、风险预警、防范机制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企业缺乏科学有效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完善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明确管理职责,并认真贯彻落实,将工程建设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是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也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三、esg对建筑企业绩效提升对策分析

(一)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引导建筑绿色化发展

建筑企业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大有可为。建筑业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和废物的产生,增加回收和利用的比例,需要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这需要一个系统化的工具来进行调整,esg正好满足这一条件。esg连接公司内部、资本市场和外部社会,从公司治理到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建立了一套体系。esg理念融入建筑企业公司治理,融入经理层业绩考核,有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esg评价体系中含有节能、降耗的指标,比如绿色建筑认证,这些指标会涉及建筑产业链上下游,从而可以推动建筑企业从建材生产、运输、建筑建造、拆除以及运营维护等方面推进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发展。

将esg理念纳入公司治理和文化建设,有助于推动建筑绿色化发展。建筑绿色化是市场发展趋势,对于建筑企业而言,绿色化发展理念要求公司构建一套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构建绿色建筑建设、运营以及激励的机制,实现建筑环境无害,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esg表现好的企业在建筑绿色化方面会投入更多人员、精力和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建筑企业通过资源整合、改变生产模式、实现技术突破,达到绿色环保、节能降碳、可循环等目标。

(二)提升环境绩效,助力绿色金融发展

建筑企业的转型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源的支持。2021年4月,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证监会联合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等新时期国家重点发展的绿色产业首次入选目录。金融市场上,各方机构也在积极探索相关的金融产品和工具,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abs、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

在双碳目标下,金融资源的分配与利用非常重要。但是,当前由于房地产行业调控影响,绿色建筑领域的投融资面临着一些问题。由于绿色建筑的差别化、区分度不高,银行不愿意或不敢将贷款投放到建筑开发和运营管理等领域。进一步来看,绿色建筑的区分度和识别度的提升需要企业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增加更多环境信息披露。esg生态系统建设包括了信息披露标准、评价体系、投资策略等方面要求,帮助企业将各利益相关方连接起来共同合作。esg有助于建筑企业完善信息披露内容,提升信息披露水平,为自身通过绿色融资实现转型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esg评价会向投资者呈现企业的esg绩效,帮助市场识别出符合国家监管政策、行业标准,在未来具有较好投资收益的企业。未来,随着esg投资理念愈加为市场所接受,esg投资也将更广泛地被资管机构和投资者所应用。绿色建筑投融资的差别化、精细化发展体系也将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支持我国建筑企业转型发展的空间未来可期。

(三)推进负责任发展,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建筑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的能力较强,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较大。因此,建筑企业在esg体系建设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性。建筑业处于产业链的中间段,随着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的上升,建筑企业的利润空间正在被压缩。建筑企业要想加强对成本的控制,需要整合上下游资源,寻找新的利润空间。建筑企业积极践行esg理念,将通过供应链管理极大促进上下游企业esg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探寻新的利润增长点。

esg信息披露可以帮助建筑企业很好地识别关键性议题,有效回应利益相关方的关切,提升信息披露水平。随着新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建筑不再是砖瓦混凝土,而是被赋予更多文化、环境、经济价值。所以建筑企业在处理利益相关方的诸多关切时需要注意识别关键性议题。引入esg有助于建筑企业关注社会领域的关键性议题,包括员工、女性、少数民族、当地社区、弱势群体等每一个人的健康与福祉,最终形成与内外部利益相关方良好的沟通反馈机制。同时,esg理念能够帮助企业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将企业价值明确传递给股东、客户或消费者、供应商、员工、监管部门等利益相关方,有助于建筑企业维护良好的政商关系和社区关系,为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基础。

(四)完善企业治理机制,助力发展战略转型

由于建筑业经营模式具有投资大、周期长、回款慢等特点,要想拥有长远发展眼光,把控经营风险,建筑企业需要具备完善的投资与公司治理机制。在经济下行、行业竞争加大以及产业政策调控影响的多重压力下,建筑企业面临变革。esg是关注企业非财务绩效的评价体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框架,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具有深远影响。企业对esg理念的认可会直接影响企业决策和日常经营管理效能。

董事会决策及管理层的指令对企业的投资方向和发展方向产生直接影响和决定性作用。但大部分建筑企业对绿色可持续发展关注较少,公司章程、公司制度中对绿色投资、绿色建筑的决策实施效果不显著。引入esg管理理念,将“双碳”理念融入企业发展战略,设置专门的环境责任目标、社会责任目标,公司治理将侧重环境、社会责任,要求公司构建绿色建筑建设、运营以及激励的机制。同时,将esg理念融入建筑企业管理层绩效考核,实施一定的业绩激励,有助于加强管理层对建筑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使其与企业及利益相关方的利益目标保持一致,也能更好地在实际经营中充分考虑esg因素,促进管理层按照esg理念进行经营和管理。

(国新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的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文章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概不负责。文章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新资讯,且不得对文章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往期推荐
国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sbobet利记官网的版权所有       
联系sbobet利记官网| 法律声明
国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sbobet利记官网的版权所有

联系sbobet利记官网| 法律声明

微信

小程序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5-29 14:03:1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