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与企业高质量发展-sbobet利记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 sbobet利记官网 > esg解码
esg 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06 作者:高畅 朱清艳 信息来源:国新咨询 字体: 【 】

esg是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参考因素,而企业价值偏重于长期视角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考量,两者对于企业发展路径的带动方向存在一致性。本报告结合国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成果,通过对esg与企业成本控制、企业价值创造及企业风险管控三条链路的分析,研究得出提升esg表现与esg信息披露质量可对企业价值产生正向影响,最后对企业esg信息披露与esg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一、esg与高质量发展理念高度契合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企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二十大更是将高质量发展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提出“必须践行可持续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永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方式,本质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的高效率、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

esg理念与我国所倡导的高质量发展理念高度契合。esg理念作为财务信息之外,整合了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的多维因素,已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价值理念和运营方式的新标准。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企业逐渐从崇尚股东价值最大化向实现社会经济价值最大化转变。从esg理念的本质和内涵来看,esg中的环境维度反映了企业对于资源消耗、污染防治、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关注;社会维度侧重于考察企业对员工、客户、供应商、债权人、政府组织等利益相关方的影响;治理维度则关注股东大会、董事会构成,以及合规、风控等内部约束机制。高质量发展理念和esg理念具有相似的出发点,两者都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注重发展的质量和发展的可持续性,esg使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具象化,在实操层面更加有的放矢。

二、esg对于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esg是企业融入国际大循环的通用语言

近年来,esg理念在各类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推动倡导下获得了较为广泛的传播,esg因素正成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制定监管政策、机构选择投资领域和企业决策发展战略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都已经明确要求上市公司进行esg信息披露。欧盟理事会在2022年11月末通过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以立法的形式将esg规范由此前的“自愿遵守”转变为具有约束力和执行力的硬性法规。这也意味着,所有经营活动涉及欧盟的企业,以及与这些经营活动相关的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均将受到影响。

(二)esg是监管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esg在国内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并渐入主流。国资委、证监会、交易所、行业协会等监管机构均大力推动构建中国本土esg体系,各项监管政策及指引相继出台。2019年3月,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对esg相关信息作出强制性信息披露要求,要求科创板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保障产品安全、维护员工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等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2021年7月,国资委将esg纳入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工作,要求国有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要在esg体系建设汇总中发挥表率作用。2022年3月,国资委成立社会责任局,其重要职能就是抓好中央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构建工作,指导推动企业积极践行esg理念,主动适应、引领国际规则标准制定。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2022)》,将esg相关信息纳入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沟通内容之中。2022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强调央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探索建立健全esg体系,助力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业治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并推动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力争到2023年相关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监管机构对于推动esg建设工作呈现出逐层递进、逐级递严的变化趋势,在制度层面不断健全esg生态体系,推动esg建设落实落深,进而引导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esg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追求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世界局势瞬息万变,大国博弈加剧、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深度调整、主要经济体由滞胀步入衰退,我国企业身处国际化浪潮,所面临的内外部经营环境正在发生剧变,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也在重塑。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进入追求绿色低碳、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企业也不再过多追求片面的财务价值增长,而是立足当下以系统思维谋划部署,兼顾自身发展和所承担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比如环境、社会带来的风险因素,以及公司是否具备有效的管理方案,或是外界变化会不会带来新的业务机遇,公司能否有效把握。esg理念深受可持续发展理念影响,在形成过程中充分汲取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思想精髓,在评价企业时并不局限于单纯的经济效益,而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企业提供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路径,给企业识别、评估与管理长期发展的风险与机遇提供了实操性更强的方法和路径。

(四)esg是企业吸引价值投资者的重要途径

落实“双碳”目标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需要进行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金融行业作为经济血脉,近年来对于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及标准体系愈加完善,相关布局实践也在加速落地。2022年6月,中国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要求银行保险机构不仅对客户本身的esg风险进行评估,还要重点关注客户的上下游承包商、供应商的esg风险。esg使绿色金融发展有的放矢,基于esg评价,投资机构可以观测esg绩效、评估esg风险,进而衡量投资行为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定量贡献。投资机构积极开展esg投资,可有效引导资金投资低碳环保、新能源、绿色资源等企业,促进国家经济进行绿色低碳升级,有效落实“双碳”目标。与此同时,esg为企业展现可持续发展价值、抓住发展机遇提供了舞台。当下我国绿色投融资仍持续存在一定资金缺口,在碳市场建设、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都对esg投融资需求旺盛。资本市场是基于信息披露的市场,信息披露的内容和质量对资产定价具有很大的影响,完善的esg信息披露机制有利于增加各利益相关方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信心。

三、esg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esg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使其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更好助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参考指导。

第一,围绕“双碳”目标推动绿色转型升级。在“双碳”理念蓬勃发展、环境权益市场日益成熟的背景下,企业只有顺势而为、遵循“双碳”趋势,立足自身经营战略和业务结构,结合所在区域的产业布局,围绕绿色经济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抓住机遇实现共赢。一是在“双碳”战略下,围绕低碳降碳、节能减排等业务寻找突破口,以技术革新为手段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二是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合在产品规划、生产和管理服务之中,结合清洁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打造零碳产业;三是提升生产制造过程的资源使用效益,自生产端就实施废弃物管理计划,逐步降低废弃物的产生;四是加大绿色金融领域融合,合理运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期货、绿色公募reits等投融资方式。

第二,履行社会责任,共建美好社会。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不能仅从财务指标所体现的经济效益角度来评价,而是要从更广阔的视角重新定义在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寻求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平衡点。一是将承担社会责任作为长期战略规划的一部分,融入sbobet利记官网的文化及价值观之中,强化自身的责任自觉和员工的责任参与;二是重视员工权益保护,通过建立规范的员工招聘与就业制度、合理的薪酬与福利体系、完善的员工健康与安全保障、有效的员工发展与培训机制;三是将社会责任融入到产品服务管理中,基于产品安全与质量、消费者权益、创新发展等社会责任考量,不断改进业务流程;四是重视供应商管理,对材料采购、生产环境、用工情况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防范供应链各环节中的重大风险。

第三,完善治理架构,依法合规经营。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贸易局势更为错综复杂,跨国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多,合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最大风险,企业若没有科学规范的合规管理体系,就无法融入国际市场,无法成功实现转型。具体方法有:一是优化升级治理结构,在公司总体发展战略指引下,根据所处不同转型发展阶段,优化调整法人治理结构,理清权责边界、提高管理效率;二是完善落实制度体系,结合企业战略目标、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综合利用风控、纪检、审计等措施优化制度体系,实现对经营各环节的监测和预警;三是树立全员合规文化,牢固树立正确的合规价值观念,既需要严格遵守我国的法律相关制度,也需要尊重国际通用惯例和其他对手国家的法律法规。

第四,遵循国际趋势,践行esg本土化实践。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全面实施与“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稳步推进,我国企业对外合作规模、投资区域、涉及行业快速发展,这也使得esg指导企业转型更加具有现实性意义。一是积极对接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标准,推动企业在经营治理过程中按照国际规则标准进行,完善、优化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做到合法管理、有据可依;二是加强esg沟通与信息披露,建立常态化的esg信息披露机制,定期发布esg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信息披露促进esg管理表现提升;三是主动融入全球esg治理体系,加强环境、社会风险识别和管理,在理念、方法、标准和实践方面不断创新。

(国新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的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文章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概不负责。文章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新资讯,且不得对文章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往期推荐
国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sbobet利记官网的版权所有       
联系sbobet利记官网| 法律声明
国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sbobet利记官网的版权所有

联系sbobet利记官网| 法律声明

微信

小程序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5-29 14:02:5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