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医药与生物科技发展热点及机遇-sbobet利记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 sbobet利记官网 > 战新产业聚焦
2024年中国医药与生物科技发展热点及机遇
发布时间:2024-07-23 作者:王箫音 梁小翠 谭惠 信息来源:国新基金 字体: 【 】

近日,易凯资本发布《2024中国健康产业系列白皮书》,其中《医药与生物科技篇》对2023年中国医药与生物技术市场的重要变化和市场表现进行了回顾,并讨论了2024年主要的投资主题。本文在梳理分享该报告的核心观点基础上,参考大量研究报告,深入分析2024年主要投资主题所涉及的行业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中国生物医药“创新 出海 商业化”成为行业共识

(一)管线交易与并购交易的数量及总额快速增长

2023年,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管线交易中,中国已经成长为除美国之外最大的产品/技术输出国,管线交易数量达143条,仅次于美国。2022~2023年,管线交易总金额快速增长,由280亿美元增长至407亿美元,增幅达45%,平均单笔交易额由2.4亿美元增长至3.4亿美元,增幅达41%。

2023年年底,跨国药企接连出手,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并购潮开启。阿斯利康收购亘喜生物打响跨国药企收购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第一枪,而后诺华收购信瑞诺医药,再到nuvation bio收购葆元医药,genmab收购普方生物,4个月内跨国药企收购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已达四起,交易额达67亿美元。

管线交易与并购交易的数量及金额快速增长,反映中国生物医药的全球影响力显著提升。在资本市场遇冷的情况下,行业发展驱动力转变为产业驱动。

(二)供给端:中国药企整体创新能力提高,资本寒冬下管线出海交易成为药企获取研发资金的主要途径

海外归国科学家带来的技术红利叠加政策积极引导和资本市场培育,使近年来中国药企前段研究水平、临床开发能力和管线市场价值都有较大提升,大多数重要靶点及治疗领域的新药开发已基本实现全球同步,整体创新能力提高。本土机构每年在cns三大顶刊发布的生物医药论文数量约为100~150篇,占全球总数的10%~15%,仅次于美国。中国临床试验启动数持续上升,在全球管线中的占比由2008年的1%、2013年的3%上升到2023年的28%,起步较晚但增长迅速。临床试验的活跃促进新药获批上市,中国近五年新药获批上市数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未上市管线的市场价值也有所提升,平均单笔管线交易额由2.4亿美元增长至3.4亿美元。

尽管创新能力提升,但管线难以上市和公司难以融资的双重困难对生物医药企业的生存形成了新的挑战。管线研发周期长、临床试验支出大,但管线要上市才能产生现金收入,过去往往依赖向财务投资人融资来支持临床试验的推进。然而,由于资本寒冬下投资人信心不足,a股及科创板第五套ipo收紧,港股18a流动性枯竭,生物医药企业难以获得融资,如何实现商业化并多元获取研发所需现金维持生存成为创始人要面对的新考验。目前,管线出海交易成为商业化获取资金的主要途径,非核心管线的交易有助于企业维持创新研发进程,扩大竞争优势,增加内在价值,有利于提高估值。于投资人而言,并购交易成为新的退出路径。

(三)需求端:跨国药企出于管线或市场布局考量全球“扫货”,国内企业通过并购实现多元化

财务投资人积极性消减,产业玩家及相关产业资本驱动的交易日益增加。以跨国药企及国内大型药企为代表的产业方现金流充裕且稳定,较财务投资人的投资周期更长,有耐心等待管线发展。

跨国药企频频进行管线交易和并购交易主要出于战略布局的考量。一方面,原研药变现的速度已经难以抵御专利到期后的仿制药冲击,占据销售榜的前10名药企大部分都将在5年内失去关键专利。跨国药企需尽快将过去积累的资本转化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实现技术“护城河”交接,以应对专利悬崖,于是开启了全球“扫货”模式,完善管线战略布局。另一方面,跨国药企难以割舍中国市场。尽管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因带量采购下降,但仍看好中国市场,如诺和诺德预计2030年中国市场销售额在全球市场销售额中的占比将达到17%,而2023年仅为12%。

基于上述考虑,跨国药企在管线交易与并购交易中主要评估创新药管线价值以及是否与自身产品线有协同或互补作用,满足自身的管线布局或地理市场布局战略。如阿斯利康收购fusion,快速加入核药竞争;拜耳投资箕星药业,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力。管线成熟度方面,跨国药企或偏好在概念验证(proof-of-concept)阶段附近的资产,如早期临床阶段且试验数据良好,从而可以利用自身在临床、生产和销售方面的规模优势实现收购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国内多类企业也通过并购实现多元化战略。首先,医药流通巨头积极外延并购解决内生发展不足的问题,完善产业链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如国药集团偏好有基层医疗市场优势的医药流通企业,从而扩大自身在基层市场的影响力;华润医药通过布局华润生物提高其医药研发创新能力。其次,国内大药企并购关注上游原料及生产,或扩张海外影响力。如济民可信收购生产中间体原料药的燎原药业,复星医药收购欧洲合作研发生产组织(cdmo)的cenexi公司。此外,个别跨领域大企业在估值中枢下移的环境下,尝试进军生物医药行业以扩张版图。如海尔集团并购血制品龙头上海莱士。


二、glp-1药物市场火热

(一)glp-1药物市场空间广阔

在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发布的202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中,glp-1药物荣获年度突破冠军奖。这类药物能显著减轻体重,有望降低肥胖、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等相关慢性病的发病率,且副作用可控,兼具消费属性和医疗属性,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前,全球glp-1药物市场规模已突破200亿美元,预计2031年有望达到1650亿美元。我国glp-1药物还处于市场培育期,前期受市场认知度不足和费用较高的影响,市场规模较小,2018年市场规模约为6.8亿元,2022年快速增长至约60.5亿元,2018~2022年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达70.5%。目前,我国glp-1药物市场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仅为16%,较美国55%的占比差距明显,发展空间巨大。据frost&sullivan预测,2030年我国glp-1药物市场规模将达515亿元,呈快速发展态势。

(二)glp-1药物发展呈现“差异化创新”态势

目前,全球已上市多款glp-1药物,包括日注射产品、周注射产品和口服产品等,其中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和礼来的替尔泊肽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此外,全球大量在研管线迅速推进,截至2024年2月,全球glp-1靶点在研管线有220条,涵盖107个适应症。企业纷纷寻求管线差异化创新,主要方向包括长效、口服、多靶点以及适应症扩展。

1.长效

早期的glp-1产品维持时间较短,需要高频注射,如艾塞那肽需每日注射2次,利西拉肽需每日注射1次,患者的依从性低。第二代glp-1药物从氨基酸序列的修饰替换到引入脂肪酸链,再到微球、水凝胶等长效策略,已成功研发出每周注射制剂,产品包括利拉鲁肽、度拉糖肽和司美格鲁肽等。第三代长效策略包括抗体偶联、抗体融合等,或能研发出每月注射制剂或者数月注射制剂,如安进开发的amg-133通过构建gipr抗体与glp-1融合的多肽偶联药物已将给药频率降至每月1次。

2.口服

glp-1药物多为注射药物,较口服药物而言患者依从性较低。口服药的研发包括两类,一类是对多肽进行修饰改造,提高胃肠道渗透性,减少对酶降解的敏感度,减慢肾脏清除速率。如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rybelsus),是目前唯一上市的glp-1口服药物,但其生物利用度较低,仍需每日服用1次。另一类是glp-1小分子激动剂,设计较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但不良反应较多。如礼来的小分子口服药orforglipron,针对糖尿病、肥胖及cvd预防等适应症已进入临床iii期,辉瑞的小分子口服药lotiglipron及danuglipron因安全性问题接连折戟。

3.多靶点

glp-1受体(glp-1r)在人体的血糖平衡调节、脂肪代谢、食物摄入等过程中起到关键调节作用。除此之外,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gip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受体(fg21r)等也在代谢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信达生物制药研发的glp1r/gcgr双靶点激动剂玛仕度肽以及礼来研发的glp1r/gipr/gcgr三靶点激动剂retatrutide,24周体重降幅超15%(安慰剂组校正后),减重效果处于第一梯队。

4.适应症扩展

早期,科学家发现glp-1能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岛素,可用于糖尿病的治疗。2014年,利拉鲁肽获批治疗肥胖症。除了胰腺和胃肠细胞外,心脏、皮肤、肾脏、肝脏、骨骼肌、大脑、神经系统等也有glp-1受体的表达,可产生多样化的生物学效应。因而,全球对glp-1药物的适应症探索范围正不断扩大,涉及更多慢性代谢病类别。以司美格鲁肽(rybelsus)为例,目前已进入临床iii期及以上阶段的适应症还包括ii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和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疾病。

(三)glp-1药物带动产业链整体市场增长

glp-1药物产业链包括上游试剂、耗材和设备供应商,中游cdmo服务商,下游创新药、仿制药研发公司。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商,公斤级别以上的多肽api商业化生产涉及项目包括耗材、多肽合成试剂等,国内相关企业有蓝晓科技、昊帆生物、威高股份等。产业链中游为cdmo服务商,国内相关企业有药明康德、诺泰生物、圣诺生物、翰宇药业、凯莱英、九洲药业等,主要通过搭建多肽生产团队及平台,提升良好生产规范(gmp)级别的多肽产品交付能力。下游为参与glp-1研发的药企,国内主要有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华东医药、通化东宝、石药集团、甘李药业等企业。

1. 下游药企短期寻求外包产能,长期依靠自建产能

近两年,glp-1多肽药物严重供不应求,随着药物需求的增长,产能需求将以更大幅度增长。海外药企一方面寻求cdmo外包生产,一方面积极建设新产能。近期来看,药企通过cdmo积极缓解产能压力,诺泰生物、瀚宇药业、药明康德、凯莱英等均承接海外客户大额多肽订单。远期来看,药企积极建设产能,诺和诺德的资本支出在2022~2024年持续大幅增长,增幅超100%,主要用于扩大丹麦原料药产能;2023年11月宣布投入60亿美元扩建丹麦工厂,预计2025~2029年完工投产。礼来公司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立两座工厂并持续扩建,2024年4月又投入25亿美元建设德国工厂,预计2027年完工投产。

2.中游cdmo积极扩产

凯莱英快速扩产,预计到2024年上半年,固相合成多肽总产能将超10000l,可满足百公斤级别的固相多肽商业化生产需求。药明康德下属子公司合全药业已启动常州和泰兴两个生产基地的多肽产能扩建工程,新产能于2023年12月投入使用,由原计划的20000l增加至32000l。圣诺生物和翰宇药业分别定增1.6亿元和2.54亿元,进一步提升多肽原料药产能。未上市的成都泰和伟业也完成2亿元a轮融资,扩大在保护氨基酸领域的地位。

产业链中游大幅扩产存在未来产能过剩的风险。从供给端看,国内cdmo在建产能较多,预期总产能或大于需求;从需求端看,glp-1针对的适应症人群广泛,大多存在长期服药的需求。国内下游企业多偏好一体化生产,现有外包订单较少,国外下游企业也在积极自建产能,美国安全法案将在8年后限制使用部分中国cdmo,未来对中国cdmo的产能需求或将下降。

3.上游注射笔市场容量大,多肽合成试剂市场“小而精”

注射笔是glp-1皮下注射的核心耗材之一,多具有一次性使用的特征,随着glp-1药物需求爆发,注射笔需求也将持续增长。根据招银国际的测算,仅考虑ii型糖尿病和肥胖适应症,2023年全球对glp-1类多肽药物注射笔(仅考虑一次性注射笔)的需求约为5900万支/年,随着药物渗透率和患者依从性的不断提高,预计到2030年,glp-1药物注射笔的需求将提高至约36.6亿支/年。海外公司掌握注射笔核心专利,国内多家企业正在跟进,如翰尔西医疗开发了唯一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注射笔,预计2026年产能可达2亿支/年。

glp-1药物的多肽原料主要通过化学合成或体外细胞表达获取,如礼来公司的替尔泊肽采用化学合成法生产,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采用“发酵 固态合成”方式。化学合成法生产中酰胺键的构建需使用多肽合成试剂,包括缩合试剂、保护试剂和手性消旋抑制试剂。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于2020年达到803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1337亿美元,2020~2026年cagr为8.9%。多肽药物市场增长带动多肽缩合试剂市场规模的快速增加,全球多肽缩合试剂市场规模预计于2026年达到84.4亿元,2020~2026年cagr为7.01%。保护试剂和手性消旋抑制试剂市场较缩合试剂的市场规模更小,约在几亿元量级,但同样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此外,市场参与方较少,生产缩合试剂种类较全的企业仅有millipore sigma、iris biotech gmbh 和昊帆生物,缺乏合适投资标的。


三、ai制药日趋成熟并成为下一个增长点

2023年被普遍认为是生成式ai元年,全球ai产业呈爆发式发展,aigc加速向各行业渗透,在制药领域的应用也日趋成熟,主要应用于新药研发及生产工艺优化。

(一)ai与新药研发

新药研发方面,ai已覆盖药物研发的各重要环节,包括药物靶点发现、化合物虚拟筛选、成药性预测和临床试验等,可以发掘全新靶点和构建新结构化合物,大幅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新药研发失败概率和整体研发成本。

2023年全球共有102条成功进入临床阶段的ai药物管线,其中有56条管线推进到i期,41条管线推进到ii期,进入临床后的推进速度较为可观。但临床ii期至iii期的管线数量出现断崖式下滑,仅5条管线进入上市前的最后验证阶段,分别是剂泰医药的mts004、埃格林医药的eg-007、erasca的naporafenib、bioxcel的bxcl501和pharnext的pxt3003。这些药物要么是许可引进(licence-in)后再引入ai调整,要么主要沿着传统路径研发或是老药新用,ai发挥作用过小或介入的路径不明。

总的来说,以ai为主要驱动力研发的药物,目前尚无一款进入临床ⅲ期,很多管线折戟临床ii期,分析个别管线后发现失败原因包括药物设计基于陈旧的分子骨架而创新性不足,路径评估对风险考量不足而选择了过于创新的新通路等。一方面,这些管线多是早期ai较不完善时的推演,现经过层层迭代、数据升级后的ai更值得期待。另一方面,ai的作用可能仅是小幅度提升研究成功率,一定比例的失败管线在所难免,评估ai制药企业的重点在于成功率的提升是否匹配对应的资本投入。

(二)ai与药物生产

ai为药物从研发到生产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包括但不限于优化工艺设计、工艺控制、智能监测维护、趋势监测等方面,已贯穿融入生产的各个环节。此外,ai还可以辅助合成生物学制造,如提升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性能,预测代谢途径中的靶点,提升终端小分子产品的效价、碳转化率和时空转化率,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三)ai制药产业链

随着ai制药产业的不断成熟,早期创新企业逐步实现商业化,更多的资本和企业进入行业。ai与新药研发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为中游的ai药物研发企业,具体可分为ai saas、ai cro、ai biotech三类。ai saas企业提供ai辅助药物开发软件服务平台;ai cro企业通过技术服务外包的形式与下游共同推进管线并获得服务收入;ai biotech企业主要自研药物管线,并以自主/授权/合作等方式推进管线上市。全球二十强药企均已布局这一环节,发展ai技术辅助管线研发。ai与生产产业链和ai与新药研发产业链类似,核心环节的中游企业主要通过提供技术服务平台或技术服务外包获取收入,着力于为客户产品生产环节实现降本增效。

根据medmarket insights预测,2023年全球ai制药市场规模为12.93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市场规模增长至85.02亿美元,2022~2031年cagr为27.2%。相关投融资市场火热,2021~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融资总额约为135亿美元。然而中国ai制药融资情况较为冷淡,2022年第三季度至2023年第四季度总融资额仅为45.1亿元,而2021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二季度总融资额为148.6亿元,大部分企业有较长融资空窗期,预期行业将会面临洗牌。


四、相关建议

(一)具有管线研发优势的glp-1下游研发企业

glp-1相关药物作为创新药物,监管机构对于药物成本的敏感度低,审批(尤其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采购中更注重适应症、疗效及安全性的判断,上市后消费者选择时也较为关注疗效及安全性等因素,因而管线研发优势或是研判glp-1下游研发企业的关键。可关注适应症市场大、成功率高、同比进度较快,药物设计科学、有长效且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专利时间长、布局完备的glp-1下游研发企业。

(二)已与海外药企建立生产合作并具有成本优势的中游cdmo企业

多肽药物合成生产工艺路线复杂、生产成本控制难度大、质量控制与纯化分离难度高,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此外glp-1在多数适应症上需要长期服药,消费者对价格或存在一定敏感性。一方面,已与海外药企建立生产合作的企业相关生产技术已经得到验证;另一方面,未来若面对供需关系变化的风险,具有稳定合作关系和成本优势的cdmo企业更易存活。

(三)与药企或cdmo建立合作,有优质数据来源的ai新药研发企业

ai公司的重要竞争优势在于拥有足够的优质训练数据,而医药研发的临床前数据往往不公开,因而与药企或cdmo建立合作的企业或能拥有较多优质的数据源。此外,与药企或cdmo建立合作,能获得资金及试验支持,更快推进管线验证和技术验证。

(四)在生产环节为药企提供ai平台或服务的企业

生产环节的sbobet利记官网的技术支持往往较为清晰透明,验证周期较短,成功率较高,因而企业的造血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抵抗资本寒冬的能力。

(国新基金)



注释

cell,nature,science。

资料来源:凯风创投。

数据来源:经济学人。

资料来源:frost & sullivan。

资料来源:肽研社。



免责声明

本文的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文章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概不负责。文章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新资讯,且不得对文章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往期推荐
国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sbobet利记官网的版权所有       
联系sbobet利记官网| 法律声明
国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sbobet利记官网的版权所有

联系sbobet利记官网| 法律声明

微信

小程序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7-25 16:33:45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