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汽车行业esg发展现状-sbobet利记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 sbobet利记官网 > esg解码
浅析中国汽车行业esg 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24-09-19 作者:石康捷 信息来源:国新咨询 字体: 【 】

交通运输行业作为碳排放较高的行业,普遍受到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及esg相关政策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出台了相关政策,逐步推进汽车行业降碳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本文梳理了汽车行业esg相关政策,结合行业特点分析汽车行业相关的esg重要性议题,并通过广汽集团、吉利汽车案例,浅析汽车行业践行esg理念、推动节能降碳的优秀实践。


一、汽车行业esg相关政策关注重点

(一) 电动化转型及产业政策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占据较高比例,促使多个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关注交通运输行业的低碳转型。联合国相关数据研究表明,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仅次于能源与供热,是碳排放的第二大领域。交通运输行业是我国继电力和建筑行业之后的第三大碳排放来源,其中,服务于货物运输和个人出行的道路机动车占据交通运输行业排放总量的80%以上。

欧洲、美国、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多项交通领域的碳减排政策,纷纷推动汽车电动化转型。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为949.5万辆,较2022年同期增长了37.9%,市场份额提升至31.6%。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过日本,正式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出口量的24.5%。

当前欧洲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第一大出口区域,2023年中国出口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占总出口量的38%,欧洲的碳排放及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对于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欧盟推行的绿色新政中,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市场准入和产品要求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碳定价导致的贸易成本和减排压力,以及更为严格的可持续发展管理规定等。

第一,欧盟电池新规影响。欧盟电池法规(eu 2023/1542)于2023年8月17日正式生效,逐步替代2006年出台的电池指令(2006/66/ec),推动电池生产、使用、再利用和回收向更可持续、更环保的方向发展。欧盟电池法规条款第7条规定,对于容量大于2kwh的电动汽车电池和轻型交通工具电池,每个制造工厂的每种电池型号均需给出碳足迹声明。

第二,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影响。2021年3月欧洲议会通过cbam议案,自2023年10月正式施行。2023年欧盟碳价最高时可达100.34欧元/吨二氧化碳排放,cbam的实施可能导致钢铁等行业价格上涨,由此给中国企业在欧成本优势带来一定冲击。

第三,可持续发展合规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作为欧盟立法,于2023年1月5日正式生效,涵盖所有上市企业及满足条件的大型企业,将给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合规披露和管理能力提升带来挑战。2024年5月24日,欧盟理事会正式批准《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csddd),企业对于供应链上下游中的人权和环境问题开展尽职调查,可持续合规要求逐渐深化。

(二) 国内汽车行业esg政策

近年来,汽车行业节能环保、碳达峰政策频频出台,引领新能源汽车发展,推进节能降碳目标实现。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加快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换电网络体系,提高燃油车船能效标准,健全交通运输装备能效标识制度,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车船等。2021年10月,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出,到2030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陆路交通运输石油消费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

二、汽车行业esg议题分析

环境维度上,在国家战略层面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交通能源领域的战略转型,以减少交通领域较高的碳排放。考虑汽车行业主机厂对供应链影响较大,汽车制造商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脱碳目标、打造绿色供应链,促进上下游绿色低碳发展。汽车制造商正在加速向碳密集度较低的汽车车型过渡,受排放法规和市场压力驱动,原始设备制造商寻求最终淘汰内燃机,汽车电动化需求继续激增。传统化石燃料汽车带来大气污染物排放,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普遍更加关注环境管理。综上,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绿色技术与产品、产品碳足迹、废弃物与污染物、环境管理应是汽车行业关注的重要议题。

社会维度上,随着智能化技术发展,消费者对于自动驾驶等功能车型具有越来越高的期待,企业逐渐提高研发投入,以确保产品具有持久的竞争力。产品安全和质量问题会对制造商产生直接和持久的物质影响,除财务后果外,风险还可能包括潜在的客户信任损失、品牌声誉受损或市场限制等。汽车制造越来越依赖自动化和数字化,从长远来看,由于技能和人力过时,可能会增加大规模裁员的风险,从而导致劳资纠纷和运营中断;对于供应链的员工和资金货物流通也具有较高的要求,以满足产品迭代要求,增强企业现金流运转。综上,研发创新、产品安全与质量、劳动关系管理、员工发展与培训、供应链管理应是汽车行业关注的重要议题。

治理维度上,随着技术快速迭代和市场持续变革,健全的治理架构、合规和商业道德的遵循对于公司稳健运营至关重要,包括股权结构、董监高治理、esg治理、风险管理、商业道德与合规、税务管理等都应是行业关注的议题。


三、汽车行业esg实践案例

(一) 广汽集团

广汽集团发布“十四五”社会责任(esg)发展规划,确定了形成具有广汽特色的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的1个总体目标;确立“国务院国资委‘十四五’社会责任战略规划”“a h两地上市监管指引”等政策规则为4大指导思想,制定服务战略原则、责任融合原则等5项实施原则;形成以“广汽爱随行”为责任口号,以“致力成为深受社会期待的世界一流企业,守护绿色地球村”为责任愿景,以“以爱为擎,实现美好移动生活的承诺”为责任使命的责任理念体系。广汽建立“社会责任领导(esg)小组-社会责任工作小组-社会责任执行层”的三层级社会责任管理架构,集团董事长任社会责任领导小组组长,决策重大社会责任战略方向。每一年度管理层向战略委员会汇报社会责任监督情况,战略委员会向董事会提交议案审批。

广汽集团评估2023年高度重要的esg实质性议题包括:产品质量与安全、废弃物管理、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客户服务与满意度、能源管理、资源使用效率。

环境方面,广汽集团制定“双碳”战略实施路径——“1237发展规划”,以2050年前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碳中和为总目标,在组织碳和产品碳2个方向推进。广汽集团构建节能减排考核体系,将绩效指标纳入对投资企业的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在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绿色出行、绿色金融、绿色社区六个重点领域开展具体行动规划。广汽集团在新能源及能源生态领域加大投入,促进旗下投资企业全面进入智电新阶段,建立“锂矿 基础锂电池原材料生产 电池生产 储能及充换电服务 电池租赁 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纵向一体化的新能源产业链布局。广汽集团将固态电池、无钴电池、低钴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列入关键技术攻关。广汽埃安获得由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授予的碳中和认证证书,建成广汽集团首个零碳工厂。

社会方面,广汽集团深化“低碳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战略,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动力电池以及车用芯片等关键核心领域进行全面战略布局,积极探索氢电混合系统、乘用车氨发动机和n合一集成电驱系统以及飞行汽车等。广汽集团将质量管理贯穿产品研发、供应商管理、产品生产、营销服务过程,提升质量信息化建设、推进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提升质量监测和改进机制,建立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主要整车厂均获得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00%覆盖员工质量安全培训、所有车型上市前进行产品安全测试及所有销售车辆进行产品安全内部测试。

治理方面,广汽集团明确股东大会、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之间的权责划分,建立权责分明、科学高效的治理架构;重视基层党建建设,开展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广汽集团加强商业道德和反垄断合规管理,制定《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合规指引》《总部员工廉洁从业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修订完善《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规管理办法》。

(二) 吉利汽车

吉利汽车制定esg六大战略方向:以“2045年碳中和”为目标,以“自然受益”为导向,以“让世界充满吉利”为愿景,以“生命零伤亡、健康零危害、财产零损失、隐私零泄露”为宗旨,以“让更多人从数智生态中获益”为方向,以“全球企业管治最佳实践”为标杆。吉利控股集团董事会下设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承担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愿景及目标设定、可持续发展风险评估及管理、政策及报告审批等职责;吉利控股集团及各下属业务单位(包括吉利汽车等)组成esg联合工作组,并建立定期沟通机制,领导各单位所属部门落实相关议题工作。

吉利汽车评估2023年高度重要的esg实质性议题包括: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产品质量与安全、负责任供应链、合规与诚信、资源使用与循环再利用。

吉利汽车发布“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明确规划提升节能低碳及零碳排放产品的均衡发展路线,10年来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积累专利技术超3500项。公司制定以2020年为基准年,2025年单辆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减少25%以上的碳排放短期目标;2045年实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2023年,单辆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2020年降低12%;使用端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8.7万辆,同比上升48%;制造端整车基地可再生电力使用占比为60%,光伏装机总容量达400.4兆瓦;供应端新能源车系碳排放较2020年降低15.5%,燃油车系供应端碳排放较2020年降低5.7%。

吉利汽车参考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s2号——气候相关披露》相关要求披露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信息。治理方面,公司设立了esg管治架构,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与机遇,成立碳管理专责部门,联动研发、采购、制造、销售等部门形成应对气候变化议题工作组,每年最少2次向管理层汇报气候相关工作。战略方面,公司识别不同时间跨度的气候相关实体风险、转型风险及机遇,定性分析所带来的潜在财务影响,制定风险管理及应对举措,应用ipcc和iea提供的情景路线,以量化减碳影响。风险管理方面,将气候相关风险管理整合至公司整体风险管理流程。同时,公司明确温室气体排放、新能源汽车积分、燃料消耗、可再生能源占比、新能源汽车销量等具体指标。

吉利汽车关注esg合规对汽车出口的潜在影响,针对欧盟相关政策制定碳足迹、循环经济等相关减碳行动;分析数据及网络安全、质量体系相关要求;参考《联合国指导原则报告框架》披露人权管理内容,并制定《行为准则》《供应商行为准则》等,建立人权管理体系。


四、小结

中国新能源汽车转型和节能降碳政策的驱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强大政策支持和发展动力,中国汽车行业在esg实践方面展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中国汽车企业在出口方面需在减碳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持续努力,以面对欧洲绿色新政的挑战。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广汽集团和吉利汽车等企业积极推动绿色转型,加大在新能源技术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能源汽车;在低碳技术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开展投资与合作,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建立全球汽车行业典范;优化供应链、减少碳足迹,在电池回收和材料可持续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在绿色生产和废弃物管理上不断创新,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等。同时,关注esg合规对汽车出口的潜在影响,持续关注产品安全与质量标准,关注数据及网络安全、质量体系相关要求,打造人权管理体系。中国车企不断通过创新技术和严格质控,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中国汽车行业在esg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国新咨询)


注释

〔1〕 主要信息来源:《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2〕 主要信息来源:《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2023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免责声明

本文的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文章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概不负责。文章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新资讯,且不得对文章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往期推荐
国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sbobet利记官网的版权所有       
联系sbobet利记官网| 法律声明
国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sbobet利记官网的版权所有

联系sbobet利记官网| 法律声明

微信

小程序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9-19 10:04:45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