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国家对慢病管理工作的重要部署安排,以慢性病为重点,归纳、整理了各地慢病管理和服务领域的政策共同点和创新治理机制以及典型案例分析,对慢病管理业务场景提出了新的思考。
一、慢病管理的内涵
广义的慢病管理,指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风险因素进行定期检测、连续监测、评估与综合干预管理的医学行为及过程,主要包括慢病早期筛查、慢病风险预测、预警与综合干预,以及慢病人群的综合管理、慢病管理效果评估等环节。而狭义的慢病管理,按照管理对象不同,分为三类:一是针对一般人群,运用健康促进手段控制危险因素;二是针对高危人群,运用健康管理手段进行早诊早治;三是针对患病人群,运用疾病管理手段来规范管理。结合广义与狭义两方面来说,慢病管理涵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筛查干预、诊疗服务、全流程健康管理等四方面内容,且其筹资渠道一般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医保基金。
二、开展慢病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对慢病管理的现实需求迫切
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国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占人口比重的13.5%,预计2030年会达到25%,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和疾病谱的变化,以慢性病为主的医疗支出大幅增加,慢病疾病负担占全部医疗支出的比例达70%,门诊慢病患者正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分级诊疗体系尚不健全,基层医疗卫生管理和服务还呈“碎片化”状态,以慢性病人为核心的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需求仍难以得到满足。
(二)慢病管理是国家顶层设计的重点关注方向
近年来,为了促进慢病管理相关保障服务事业发展,国家在顶层设计上做了许多部署安排。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将慢病管理置于首要位置。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将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作为落脚点,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以慢病为突破口构建优质高效、协同整合的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2019年印发的《关于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医保发〔2019〕54号),探索完善门诊慢性病用药保障机制。2021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的《关于优化医保领域便民服务的意见》鼓励将慢性病种等与就医过程紧密相关的事项下放至定点医疗机构办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中,也将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和家庭医生(团队)健康管理服务,推广长期处方服务并完善相关医保支付政策作为了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三)慢病管理市场发展前景巨大
对比发达国家,当前我国健康产业仅占gdp的4%~5%,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的慢病医疗卫生支出预计将从 2020 年的 4.10 万亿元(占医疗卫生总支出的 56.7%)增长到 2030 年的12.48 万亿元 (占医疗卫生总支出的 75.0%)。此外,2020 年,慢病的处方量占全部处方量的 87.0%,预计 2030 年将占 90.0%。中国的慢病相关健康服务需求持续增长,慢病管理市场拥有巨大增长潜力。
综上,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家顶层制度设计的逐步倾斜,以及慢病消耗医保基金份额的持续攀升,我国慢病管理相关市场或将迎来长期的发展机遇。然而,目前针对各地慢病管理政策行业的分析研究,以及相关企业运营、业务场景和服务路径还有待探索。
二、地方慢病管理政策路径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地普遍在慢病管理方面做了有益探索,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慢病政策。
(一)医保管理领域
各地普遍建立了门诊慢性病待遇保障政策,基本采取按病种管理、病种鉴定准入、定点医疗机构就医、限额支付为主的管理方式。各地门诊保障病种数量存在较大差异,结算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均向复合型sbobet利记官网的支付方式转变,其中按项目付费仍占据较大部分。部分地区正在逐步探索按病种付费,以及部分病种按人头付费等多种sbobet利记官网的支付方式改革,同时探索将按人头付费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报销政策方面,自付比例、支付限额、起付标准等根据地方财政、规划等的不同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但大多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此外,浙江省等部分地区探索实施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免费用药保障政策,其中温州市进一步将免费药品种从“7 3”扩增至“11 7”。“互联网 ”方面,部分地区从门诊慢特病开始,逐步扩大了医保对常见病、慢性病“互联网 ”医疗服务支付的范围,出台了通过支持线上复诊等手段协助慢性病管理的医保政策。
(二)医疗服务领域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2009年实施以来,从最初的9类项目扩充到现在的31项,覆盖领域充分凸现慢性病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各省都在国家相关政策指引下,以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健康服务为突破口,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上级机构的双向协作和转诊机制,推进基层慢病医防融合。经费补助标准方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国家基础标准由中央制定。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为89元,较2022年新增5元。不同省份在具体执行时,所设置的公卫补助又有所不同,部分省份人均标准早已接近甚至超过100元,如浙江省2022年人均基本公卫服务经费达97元以上,天津2022年人均基本公卫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为109元。服务提供方式方面,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均积极推进购买服务机制,省级卫生健康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做好各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成本测算,合理确定采购预算或最高限价。
慢病管理方面,国家卫健委“千县工程”要求建设“县域慢病管理中心”,加强县域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慢阻肺及慢性肾脏病等慢性病的管理水平。此外,根据《关于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医政函〔2023〕27号)要求,国家卫健委确定了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推进医疗集团为网格内居民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营养、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
(三)药品招采领域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持续开展慢性病、常见病药品的集中采购工作。2022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2022年国家层面药品集采以慢性病、常见病为重点,各地对国家集采外药品开展省级或跨省联盟采购。“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更是提出,将更多慢性病用药纳入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老年人用药负担。自此,慢性病集采项目逐渐成为各地区的重点工作,如广东7省联盟2022年3月涉及42个品种、87个常见病慢性病药品的采购,以及长三角(沪浙皖)联盟地区2022年1月涉及47个品种的采购。
国家大力推进药品目录管理改革,各地逐渐统一了医保药品目录,这大大缩短了慢病用药的采购成本,尤其是跨省集采。此外,不同于全国统一的医保目录,“双通道”药品名单由各省(市/区)按照省内情况确定,例如,广东省提出“双通道”药品是指“临床价值高、患者急需、替代性不高的谈判药品和慢性病用药”。各省针对目录内药品的支付标准也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基金承受能力较好的地区,如湖北,选择将“双通道”药品中使用周期较长、疗程费用较高、适合门诊治疗的慢性病等药品纳入单独支付管理。
三、国内慢病管理案例分析
(一)“互联网 医保 医疗 医药”服务模式
2019年9月,泰安市建立全国首家慢病互联网医院,形成“互联网 医保 医疗 医药”的创新模式,实现慢病基金直接打包给互联网医院。线下形成17家线下慢病服务中心,承接相应核心等级医院剥离的慢病药房功能;线上组建泰山互联网医院平台,承接等级医院医保基金慢病配额。泰安市的慢病患者在等级医院就医开具处方后,在线下慢病服务中心进行购药和复诊,慢病服务中心作为互联网平台的子机构,可提供覆盖高血压、糖尿病等30个慢病病种的在线医保结算服务。泰山慢病互联网医院开展了从医院处方流转、药师电子审方、医保在线支付、医保智能监控、个性化药事服务到慢病管理、健康促进、商业健康险的全流程服务。据统计,运营仅1年时间,泰安就实现了慢病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2020年服务当地门诊慢病患者25万人,单次人均就诊时间从2~3小时减至30分钟,单次处方金额较2019年下降12.7%。
(二)数字健共体赋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2020年4月,天津卫健委启动基层数字健共体建设,这是全国首个覆盖省级行政区的基层数字健共体改革,也是互联网医院首次在地方医疗卫生改革中担任牵头方。天津数字健共体是以用户健康为中心、以医保支付为杠杆、以数字化为手段、以健康责任制为驱动的新型健康管护体系,商业模式上强基建、重运营,可视为美国健康管护组织(hmo)在中国的数字化创新落地。该模式形成了数字化、标化诊疗与按效付费三层体系。天津通过互联网医院形成数字化平台,协同全市16个区26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紧密型基层医疗卫生共同体。在实践过程中,采用三段式完成管理统一、服务同质、责任共担的三层体系建设,为破解“医疗不可能三角”提供了突破路径。第一层通过在基层落地统一的云管理、云服务、云药房、云检查“四朵云”平台,构建数字化、集约化服务体系,提升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第二层通过与基层医疗机构共建标准化慢病管理中心,构建标准化、一体化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第三层通过实践医保“整体打包付费”“按病种和按人头打包付费”和健康责任制,构建以健康为中心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生服务动力。
此外,建立糖尿病按效付费评价和激励机制。在天津市医保局全面启动糖尿病门特按人头付费工作后,天津数字健共体第一时间作为整体申请参加,21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先后成为糖尿病门特健康主管机构,开始探索实施医保基金按病种和人头付费,落实“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医保支付政策,建立起以健康为导向的绩效激励机制。绩效激励以健康服务行为和效果为主要考核指标,拓展了家庭医生、居家医疗等多项服务,将“结余留用”的医保基金设立绩效考核激励资金,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为基层医生提供更多阳光收入。然而,由于缺少按效付费的配套落实政策,且仍有部分公立医院对医生多点执业有限制,导致基层健共体中本应发放给医生的绩效奖励不能顺利发放,进而影响医生参与度和积极性的问题时有发生。
(三)“院内 院外”慢病管理平台服务模式
智云健康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一站式慢病管理和智慧医疗平台,为抓住现有院内慢病管理市场,智云健康采取医院为先的战略,部署医院saas产品智云医汇系统,将院内慢病管理及治疗流程数字化、标准化,帮助医院提升慢病管理效率和效果,以增加医院粘性。并通过院内sbobet利记官网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发掘商业化机会,将院内服务场景延伸至院外,部署药店端智云问诊系统及个人端智云健康app。在为医院和药店服务的同时,又将其作为c端获客渠道,形成院内院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字化慢病管理生态圈。其以saas产品首先切入慢性病诊疗核心场景——公立医院,借助医院背书,将慢性病患者转化为c端用户,再进一步以saas产品切入药店场景,为c端用户提供医院外的辅助性诊疗及购药服务。根据2022年报告披露,智云健康医院和药店板块营收增速均超70%,占总营业收入超90%,智云健康已为全国约2600家医院、19.3万家药店提供saas服务,在互联网医院平台已与超9.87万注册医生以及2850万注册用户进行连接,在线处方单创下了历史新高。基于医院慢病管理saas平台,智云健康为医院提供慢病相关器械、耗材,同时为药企提供数字化营销服务,推广药企慢病药物,以及为患者提供在线问诊和处方开具。发挥医院覆盖数量位于国内前列的优势,目前智云健康合作药企超20家,包含赛诺菲、益普生、上海医药等,2022年数字营销相关服务实现营收5.39亿元,同比增速33.9%。数字化营销的发展也反哺了医院业务,增加智云健康医院业务的整体黏性和覆盖速度。
(四)区域医共体“医药险”闭环慢病管理服务模式
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医共体集团启动慢病管理中心运营,打造区域医共体“医药险”闭环慢病一体化管理服务体系,支持慢病人群的在线咨询、在线复诊、在线随访、健康管理、健康宣教、送药到家等业务全流程管理,向河口全区患者提供慢病管理数字化综合sbobet利记官网的解决方案。通过构建“线下实体 线上平台”模式,体现“互联网 医疗”理念,实现慢病人群院内院外的“医药险”闭环全流程管理。线下,河口医院在院内划分慢病管理中心场所,进行门诊慢病病人的诊断、检查、检验、治疗以及药品处方开具等工作,同时搭建处方流转平台,对处方开具后的处方流转、药品供应、用药审核、医保结算、药品配送、慢病随访、健康宣教等提供保障。线上,河口医院慢病互联网服务平台不仅能够链接院内医疗资源,也能够导入北京等区域优势资源,远程接入专家提供网络会诊、在线诊疗、健康产品、健康宣教等健康管理综合服务。
四、慢病管理业务场景思考
慢病服务平台不仅仅是单纯进行在线复诊开方、医保支付和药品配送的平台,而是集成医、药、保各渠道资源,实现三医联动的数字sbobet利记官网的解决方案,是医改数字化升级的重要抓手,其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降低医疗费用,促进大众的健康维护。因此,可在现有慢病管理服务基础上逐步探索多元化服务,积极引入其他第三方共建慢病服务及运营平台,探索更多潜在服务场景。
一是开展商业健康险产品设计及相应效果评价服务。当前商业健康险正逐步向带病人群扩展,要更好地满足保险保障和健康服务的复合需求。通过慢病平台的数据积累及分析,在提升保险公司风险健康险定价能力的同时,能够缓解保险公司健康服务连续性不足、服务监督及效果评估困难等问题。
二是开展药企数字营销服务。一方面,帮助药企进行大规模病例征集与患者随访,对慢病人群诊疗、用药过程进行汇总分析,指导药企更全面了解真实慢病市场信息,更好地开展新产品上市营销。另一方面,通过未来慢病医共体“线上 线下”引流,帮助药企更广泛地下沉基层医疗机构,触达更多医生和科室,更好地开展患者教育和用药依从性管理,从而提高药企处方药零售份额。
三是开展医疗机构科研服务。基于真实世界的慢病管理数据,配套国新健康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服务,能够帮助医疗机构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术研究,发表科研成果物等。
四是探索定制化健康管理服务。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将慢病人群按照不同维度划分,了解不同群体需求,提供定制化的院外慢病管理服务及产品,同时运用大数据筛选出经济水平较好的患者,提供高端会员服务。最终目的是以预防为主,帮助慢病人群对疾病自我管理的同时,实现c端业务的有效增值。
(国新健康)
免责声明
本文的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文章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概不负责。文章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新资讯,且不得对文章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 氢能产业发展与机遇2023-09-13
- 可持续发展债券现状与展望2023-09-04
- 汽车芯片发展现状与挑战及相关建议2023-09-04